髋关节置换后,该如何康复?

发布日期:2023-12-09 浏览次数:1043

髋关节置换又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适用于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等疾病。

医生精湛的手术技术是髋关节置换术取得理想效果的基础,然而术后康复也是手术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一步。那么术后患者该如何正确的进行康复训练呢?

术后当晚

患者取仰卧位,抬高整个下肢或垫薄枕至足跟,在髋关节无旋转的情况下,取轻度外展位(20°~30°),在双腿之间安放避免患髋内收的T型枕。

术后阶段

日标:减轻水肿和疼痛,预防下肢肌肉萎缩,独立的转移及安全的上下床、座椅、马桶,用助行器在平地上独立行走。

1.踝泵运动:仰卧位,脚跟垫高20cm,稍用力做踝背伸动作维持10秒,再缓慢做踝趾动作10秒。20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天3次。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仰卧位下,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将膝盖往下压紧床面,保持10秒,缓慢放松。10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天2次。

3.下肢活动训练:在仰卧位下,脚跟沿床面往臂部方向滑动,到小腿屈曲至45°停住保持5秒,再缓慢将小腿沿床面伸直。10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天2次。

4.髋关节外展活动训练:在仰卧位下患肢沿床面缓慢水平往外侧打开,再缓慢收回。10个一组每次做2~3组,每天2~3次。(早期大腿内收不要超过人体正中线)

5.股四头肌训练:在坐位下(身体稍后倾,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角度不超过90°),小腿做全范围的活动,并在伸直未端保持5秒。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绑沙袋)

6.床边站立训练:患者由坐位转移全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逐渐将重心由健腿转移至患腿再将重心维持在正中,站立训练为5-10min/次,2-3次/天。

7.扶拐步行训练:患者扶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使用三点步态,即先出助行器,再迈患肢后迈健肢,扶拐步行训练为10-15min/次,2-3次/天。


出院后康复

1. 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患肢取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撑物保护),髋关节外展保持5-10秒,在缓慢收回,20个/组,10组/天。

2. 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患者取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撑物保护),髋关节外后伸展不超过15°,保持5-10秒,再缓慢收回,20个/组,10组/天。

3. 微蹲训练:患者取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撑物保护),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膝盖朝向正前方,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5-10秒,再缓慢站起,10个/组,2组/天。

辅具使用

平地行走

健侧手扶手杖,站稳 → 手杖和患肢同时向前迈步 → 健腿跟上

上楼梯

双手撑住腋杖 → 好腿先上台阶,站稳 → 双侧腋杖和患肢一起跟上,站稳

下楼梯

双手撑住腋杖 → 双侧腋杖和患腿先下台阶,撑稳 → 健腿跟上

注意事项

1. 避免摔倒、避免剧烈跳跃、急转急停。

2. 避免快速行走、避免过多负重。

3. 保持体重,预防骨质疏松。

4. 术后注意预防和控制全身部位炎症的发生,防止造成人工关节感染。

5. 术后3个月内预防关节脱位:

①避免坐小板凳及蹲便;

②避免翘二郎腿或两腿交叉;

③避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屈,

④避免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姿势;

⑤睡觉膝间夹抱枕。

6. 在锻炼过程中如有明显不适,需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与医生沟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