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发布日期:2022-10-17 浏览次数:1194

高血压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即以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从而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定义为非同日多次重复测量后,1.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诊室舒张压≥90 mmHg。2.家庭自测血压监测,血压平均值≥ 135/85 mmHg 。3. 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动态血压≥130/80 mmHg,日间动态血压≥ 135/85 mmHg 且夜间动态血压≥ 120/70 mmHg,以上三种测量方法均可诊断为高血压。推荐24h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是哪些?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过度摄入钠盐,高度紧张,A型性格,有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慢性疾病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的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少数高血压患者可能有头晕、乏力或流鼻血的表现。最终随着血管动脉硬化的不断加重,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外周血管闭塞、动脉夹层破裂危及生命。有些人收缩压达到200mmHg或以上,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此时心脑肾血管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高血压不能认为仅仅是中老年的事,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带来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紧张竞争压力的增加,我国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20%。知晓血压要从年轻人开始。

众多证据表明年轻人患高血压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明显较高。近期,解放军总医院薛浩和唐山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等在JACC发表的开滦研究最新分析表明,高血压发病越早,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与老年才发生的高血压患者相比,有高血压的年轻人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明显较高。研究证明能早期血压控制,降低中风发病35%-40%,减少20%-25%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降低50%以上。

所以年轻人高血压早期控制显得更为重要!高血压不会因为你年轻,就眷顾你,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脑、肾等靶器官会造成严重损害,再来吃药,虽然血压可以降下来,但脏器造成的严重损害是不容易逆转的,早的30多岁就发生中风心梗,套用广告语“30岁年龄,70岁的血管”,后半生怎么办。千万记住降压治疗越早越好!而不是这么年轻就吃药的错误观念,保护好每个人的血管从年轻开始。


定期测量是早期发现高血压关键

1.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开展自测血压和自我管理。

家庭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 min后,应记录3次血压测量,间隔1-2分钟,血压以最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天。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h内进行,并在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考虑到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推荐采用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血压。测血压时,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血压计应配备大小合适的袖带与气囊,及时记录所测量的血压和脉搏数值。

患上高血压,应该怎么办?

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变,足以延迟或预防1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需要。它们还能增强降压治疗的效果,推荐的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是:限盐、节制饮酒、多吃蔬菜水果、减肥、保持理想的体重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睡眠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如果血压仍不能达到理想血压水平,就要进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了。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建议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加用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证实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通常有五大类。这些药物是通过高血压不同病理生理机制来发挥作用的,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结合个体化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管功能和靶器官功能来选择。降压达标的基本标准:血压至少下降20/10mmHg,最好降至<140/90mmHg;最佳标准:<65岁的患者:<130/80mmHg;>65岁患者:<140/90mmHg;80岁以上<150/90mmHg。

降压达标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强化降压的理念源于SPRINT研究发表后,能大幅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延长生命。

降压达标日常生活中三个坚持

1.坚持家庭血压监测。

2.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变是血压控制的基础,需终生坚持。

3.坚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个体化用药,血压达标。

高血压病是终生性疾病,只有坚持才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