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普外一科“扫黄”

发布日期:2022-08-10 浏览次数:1466

七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突降宿州市主城区,我院响应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政策,在院职工坚守岗位,落实静态管理。普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防冠抗疫的同时,7月22日至30日在一周时间内,分别为三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床旁完成介入性超声治疗。  

患者张某某,78岁女性,因“上腹痛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10天”于7月21日夜间经急诊收入我科。患者确诊肝门部胆管癌半年,曾两次于外院在DSA下行PTCD治疗,均发生引流管不慎脱落。这次入院后,家属担心会和之前一样需要进出手术室,操作复杂又耗时,术后再次脱管,要求姑息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反复寒战发热,黄疸进行性加重。治疗组建议通过穿刺引流控制感染扫除黄疸,但患者家属仍对置管引流心存顾虑。7月24日,治疗组为同一病房的27床患者行床旁PTCD,25日又为另一位胆囊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顺利完成PTGD治疗后,经病友之间互相沟通,患者家属直观感受到了床旁彩超引导下穿刺治疗的便捷、快速。又经过一天的思想斗争,7月27日上午,这位忧心忡忡的家属最终下定决心手术。穿刺、置管、固定过程在5分钟内顺利完成。随着疫情封控的,三位患者引流通畅病情也日见好转,均已带管出院。                                                          

重重固定的老太太

梗阻性黄疸是指由胆道内或胆道临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这种黄疸常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多数恶性梗阻患者发现时即为晚期,或因心肺功能等影响麻醉时,多失去手术指征。采取胆管引流,后期联合支架、125碘粒子等治疗手段可快速“扫黄” ,控制病情。  

PTG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经皮经肝将引流管置入到胆囊腔内,将淤积化脓的胆汁引流到体外,术后可快速缓解感染及腹痛症状,手术效果立竿见影。局麻操作、微创、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大大降低急诊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适合高龄、基础性疾病多、孕妇等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胆囊目标大,操作简单。

PTCD(经皮经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适应证: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梗阻性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重症胆管炎,行急诊胆道减压引流,使急诊手术转为择期手术;良性胆道狭窄;通过引流管行化疗、放疗、细胞学检查及经皮行胆道镜检查等。

我院普外一科先后取得了彩超上岗证,肿瘤消融技术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及资质,科室始终以“科学、规范、患者至上”为准则,累计完成PTGD百余例,PTCD十余例及各类介入性超声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