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抗疫一线】遵古而不泥古,战“疫”中医显良效 ---我参与诊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发布日期:2020-02-12 浏览次数:2298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已经出现大量此类病例,因此全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迫在眉睫。由于现阶段暂时没有对抗疾病的特效药,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指示,中医药要尽早介入疾病的治疗。

我作为医院中医科的一名普通住院医师,读研时曾经师从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刘铁军教授,天津名医、金匮专家杜志坚教授。2016年进入医院工作,只有今年年三十没有留院值班,但这个年三十偏偏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三十。在年三十当天回萧县老家的路上,接到医院要求全员到岗、招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的通知,我急忙把父母妻儿送回萧县老家,向家人交代疫情情况,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返程前作为同行的妻子还向我叮嘱:“这次疫情非同寻常,短时间内不会有特效药物出现,你应该发挥你中医药的特色,个体化诊疗,不要怕危险,要努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加以总结归纳。”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当天中午返回工作岗位。我参加志愿者的想法得到科主任陈琳的大力支持,“参战”志愿书递交后,我被选中参加医疗支援第一梯队,并于年初二进入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同感染科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这个时候,隔离病区已经收住了我院第一例确诊患者时阿姨, 她自入住病区后一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到38.9℃,用药后可以退烧,但又会反复。我进入病区了解这个情况后,主动请缨,向时阿姨介绍我是给她看病的医生,和她聊起了家常,告诉她不要害怕,通过聊天得知,时阿姨其实是一位很辛苦的人,一家人在他乡武汉拼搏,儿媳妇因为个人原因不能照顾孩子,孙儿全由她自己照顾,她很害怕这个疾病,我告诉她我自己很年轻,孩子也才1岁,我都不怕,您还怕什么呢?只要您坚持配合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阿姨向我说起来她反复发热的苦恼和担心,我说我来就是想办法给您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仔细给她的肺部听诊,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我又看了她的舌脉,发现舌为淡红舌白厚苔,脉左手为沉细右手为浮而无力。此时,我的心嘎登一下,这不是普通的中医“瘟疫”,很有可能是少见的“寒疫”。我努力在自己的脑海里收集着自己的知识,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并根据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判断时阿姨是太阳、少阴合而为病,右脉浮而无力,则表明脾胃恐被疫气所伤。因此,我斗胆给时阿姨开了中医很少用于疫病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并在方中加了补益脾胃的药物。果不其然,时阿姨在下午1点多的时候出现浑身发冷、恶心、呕吐,喝水都吐,给予测量体温37.5℃,就在此时,中药房加班加点把中药熬好送来了,我嘱咐时阿姨赶紧服用1袋中药汤剂,半小时后时阿姨恶心呕吐症状消失了,身上不发冷了,40分钟后测量体温36.2℃。

后来,时阿姨因为病情转至上级医院救治,我亲自护送她至上级医院,并嘱咐她继续服用中药,要相信中医。后来,我电话随访时阿姨,她说自从那次喝完中药后就再也没有发热。不幸的是,时阿姨的爱人也被感染,收进我们病区,我第一时间和时阿姨老伴取得联系,给他开了中药口服,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就在前几天,时阿姨联系到我隔离病区的护士,请她向我转达谢意,告诉我她的病情好转了,复查核酸阴性了,感觉中药很有效,请求我务必给她老伴开方用药。我拜托护士,向她表示祝贺,并告诉她,老伴已经用上中药,并且效果不错,请她放心!

中医,中华古老的瑰宝,护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战胜了历史上无数次瘟疫流行。有人说,中医只能治慢病、调身体、搞养生,其实不然,只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四诊合参,是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的,这也增加了我及我们中医科的战“疫”信心。在本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因为出现了不常有的疫病“寒”象,我的导师刘铁军教授在遥远的长春多次电话指导,给予我信心,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