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胜药方 未雨绸缪保健康

发布日期:2024-06-27 浏览次数:1008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五行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三伏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最近几年“冬病夏治”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慢性患者的欢迎,其原理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夏至阴始生”就是这个道理。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也就是中医认为自然之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根据中医“物极必反”、“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三伏天也是祛除体内寒湿的最佳时间。冬病之所以能够夏治,是利用三伏天自然之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带动人体之阳气来除去此类病人体内“寒”的病根。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点,合理选择正确的穴位,往往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伏天贴敷,气候炎热,皮肤汗腺扩张,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以慢性咳喘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内寒和伏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天寒地冻,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阴雨天晾衣服,很难晾干。而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伏痰,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很多病人夏天的时候症状减轻,疏于治疗,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再去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往往事倍功半。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

我院自2014年7月,每年三伏天都会开展“三伏贴”的冬病夏治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体质虚弱的病人因为上一年的显著治疗效果,而选择年年都来治疗。有一位40余岁的女性患者,治疗前每年冬天都会感冒,服用各种药方都收效甚微,几乎没有治愈的时候,天天鼻塞难受,手脚冰凉,恶寒怕冷,每年冬天都是煎熬。她听说我院正在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经过专业中医师的辨证,她是中医所谓的“阳虚体质”,根据其体质给予详细个体化的穴位贴敷方案,治疗的第一年患者效果非常明显,当年冬天基本没有感冒,即使偶尔受凉,喝点热水,很快就好,没有明显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患者的四肢冰冷症状也明显缓解。患者非常惊喜,每年都会按时来治疗。

上图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男性患者,该患者有长期的吸烟史,常年咳喘、咳痰,严重时伴有呼吸困难,口唇青紫,每年都要住院4-5次,基本上天气一变化,咳喘的老毛病就犯,为此患者非常苦恼,听说我院开展的冬病夏治正好能够治疗患者的老慢支,患者来到我院,经医师仔细给他号脉辨证,患者属于中医的“肺肾两虚”型咳喘,给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用了“肺俞、定喘、膏肓、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咳喘症状减轻了许多,天气变化也不会轻易犯病了,整个冬天有时也就住院1-2次。

上图是一位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常年腿痛不适,劳累后加重,常年都要使用护膝保暖,老大娘三伏天都要使用厚厚的棉质护膝保暖方能舒服,医生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辨证患者为“脾肾阳虚”体质,选择了“内、外犊鼻、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穴,经过贴敷,患者膝关节怕冷症状明显减轻,夏天基本不用使用护膝了,偶尔因天热吹吹风扇也没关系。

上图是一10岁左右的小男孩,从小就有支气管哮喘,常年使用激素类喷雾剂控制症状,无法根治。尤其到了冬天,经常因受凉犯病,经常去北京、上海各大儿童医院看病,家人为此焦头烂额,经过熟人介绍,我院根据其体质给予贴了“天突、肺俞、定喘、肾俞”穴,部分穴位有起泡反应,嘱患者注意避水,防止感染,平稳度过治疗期,经过治疗后,患者哮喘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偶尔使用激素类药物,身体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我院开展的“三伏贴”,是由专业人员到合肥、南京等大医院参观学习后,对古方进行了配方优化、精细加工,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地道中药材,经过特殊炮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成极细末,用姜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通过中医的辨证,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穴位,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贴敷时间,有些病人配合中药内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三伏贴一般选择身体前面的膻中、天突以及后背的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具体来说,哮喘病人选天突、肺俞,定喘;鼻炎病人选择大椎、肺俞;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选择膻中、肺俞;冻疮的病人一般会选择内关、外关、足三里、肾俞等穴位。

冬病夏治“三伏贴” 适合四类人群:一是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二是手脚冰凉,常年恶寒怕冷,手有冻疮的病人;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的人群;四是中医辨证为阳虚体质的病人。其作用机制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充分反映了中医治疗的“简、便、廉、验”的特点,制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作用效果显著,非常适合基层医院推广,造福广大患者。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它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冬病夏治”是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中医疗法,随着人们对中医学的了解,“冬病夏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不过,所谓“冬病夏治”并非适合任何疾病,即便是合适的疾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夏天治疗,所以还需到正规医院,在中医辩证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