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病人胜过爱自己的好医生

发布日期:2013-01-23 浏览次数:6296

                       ——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张晓芳

      张晓芳总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待在病房,待在她的患者身旁。尽管超负荷工作累得查出肾病、贫血、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集于一身,体重不足100斤,可这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却已在这份平凡的工作岗位坚持耕耘30个春秋,这份坚韧的毅力来自于康复患者真挚的谢意。张晓芳,从医三十多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作为心内科医生,她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张晓芳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医生,她待病人如亲人,视医疗质量为生命,身患疾病十几年,却总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去抢救病人的生命。她所带领、管理的心内科是全院优质服务的先进科室,连获医院“目标管理先进科室”、“党员先锋示范科室”等荣誉称号。

    每根神经都被病人所牵动

    “张主任,要不是遇上你,我妈早就没了,你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呀!”搀扶着刚在生死线走了一遭的母亲,女儿激动地对说。2006年10月一位70多岁的心脏病患者因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别说日常行动,老人连说话也感到心悸、心累、胸痛、伴反复恶心、呕吐。为解决她心肌缺血状况,张晓芳主任一步也不离她身旁,用药、量血压、摸脉观察,等待老人病情稳定后才离开,离开之时已是深夜12点。数不清的抢救、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数不清的病人总是牵动着张晓芳主任每一根神经。一位风心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心累、气紧反复住院,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在张晓芳主任和同事的精心治疗后病情显著好转。自那以后,这为病人经常到医院看望张晓芳无论在病房还是门诊,这位病人总是在给张晓芳主任90度的鞠躬和敬礼,同时饱含感激的泪水说:“感谢救命恩人,张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感动、是幸福,每当这个时候,张晓芳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辛劳都在病人康复中得到安慰、欣然和鼓舞。

    透支生命给予健康

    心内科的病人往往病情危急,而她总是带头牺牲休息,加班加点地干。由于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治疗过程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特点,张晓芳主任往往一干就是7—8个钟头,甚至,为了抢救垂危的病人,她和同事们可以通宵达旦。

    尽管苦、累,高风险,但却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位病人。她不仅医术精湛,更有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和勤勉敬业精神,是大内科医护人员公认的“工作狂”。

    去年春季张晓芳主任一次感冒,她没当回事,不停的在病房中寻视病人,当回到医办室时一头晕倒沙发上。尽管其他医生再三叮嘱要好好休息,可张晓芳喝口水,她的身影又出现在心内科的病房里。“谁让我是一名解决病人痛苦的医生,既然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已算不清多少个节假日,张晓芳坚定地坚守着病房,在给予病人健康的同时却透支着自己的身体。

    生命容不得毫厘之差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0年行医的日夜,不敢马虎,总是提醒着自己看病治疗事关人命,来不得半点应付和虚假。张主任年近五旬,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职称上是科内资格最老的专家,但他仍然长期坚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求索学科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尤其在心血管专业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她持之以恒地学习业务,更新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科研水平和外语水平。先后在省及省以上医学杂志发表了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3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华心血管杂志》发表,对临床工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指导性。“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张晓芳主任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每天面对若干张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孔,听到的是呻吟,见到的是焦躁,感到的是烦恼,也许职业的特殊性,会使我们中的部分人淡漠了同情心;但是,从医以来,她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她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当有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她觉得这是一位救死扶伤职业者起码必须具备的品德。

    “好医生不一定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是做个好医生”,张晓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恪守职业道德的风范,以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医务人员。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科室、一个专业的发展,张晓芳正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