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开通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绿色通道

发布日期:2015-10-26 浏览次数:3074

    “他们太辛苦了!感谢他们!没有他们高超的医术,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完整的家!”患者王加英的丈夫和孩子一提起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马修尧主任带领的团队便赞不绝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62岁的王加英来自宿州市墉桥区苗安乡,在2015年8月20日晚上10点左右,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数分钟后便不醒人事,家属慌作一团,赶紧呼救120,患者被送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做头颅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患者王加英从接诊、入院、会诊、完善检查、治疗方案设计,到介入手术室,整个过程仅用1个小时。患者23时开始手术,经过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是颅内动脉瘤,急诊实施血管内介入脑动脉瘤栓塞术。至8月21日2时10分整个手术过程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结束,经过手术后近2周的积极治疗,患者已从昏迷不醒的病危情况恢复到发病前的样子。

    从接诊、会诊、评估到介入手术室1小时完成

    2015年9月12日18时许,一位名叫曹智,家住墉桥区桃源镇的患者,在上海做生意时突发剧烈头疼、呕吐,病情危重,患者从外地辗转被送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接诊的医生即刻启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接诊、会诊、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等工作迅速、高效、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患者立即护送至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病房。中心负责人马修尧主任查看病人、询问病史及看过头颅CT后,提出应尽快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颅内出血原因,以确立下一步治疗方案。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19时10分,患者曹智即被送入介入手术室,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证实为脑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破裂,马修尧主任立即向患者家属解释患者此次颅内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病情垂危,并将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后治疗、初步治疗费用等向患者家属进行分析、说明。患者家属经短暂商量后表示尽全力抢救,马修尧主任带领他的团队随即为曹智实行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从股动脉穿刺置入的微导管内用弹簧圈成功将动脉瘤进行栓塞。栓塞后再次造影,动脉瘤已经不见踪影。

    超早期手术使患者死亡率、致残率降低15%—20%

    谈到为何开通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救治绿色通道,马修尧主任解释说,蛛网膜下腔出血80%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颅内动脉瘤俗称“颅内不定时炸弹”, 这一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发病后能够及时送到有条件诊治的医院,是挽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一旦延误诊断及治疗,就可能会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患者生还几率就很渺茫了。早期发现出血原因,早期将动脉瘤处理,就可以早期为患者实施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动脉瘤栓塞后即可早期进行腰椎穿刺或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免遭脑组织及脑血管浸泡在血性脑脊液环境里,导致脑血管痉挛、交通性脑积水、脑庚梗塞等一系列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发生。

    “研究已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发病后急诊手术),相比发病后3天内手术,其致死率可降低3%--7%,致残率可降低10%;相比发病2周后手术,其致死率、致残率降低15%--20%。”马修尧主任介绍,目前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有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2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神经影像技术迅速发展以及新材料的不断研制出现,当今,神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这一方式已成为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方式,且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独特优势更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时间就是生命,绿色通道,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患者曹智已是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通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绿色通道救治的第160位患者了。”脑血管病诊疗中心马修尧主任介绍,“以前,由于本地区诊疗水平的限制,9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辗转到南京、上海等大医院,几经周折,往往需要等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排上手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身体上、心理上及经济上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痛苦。通过马修尧主任介绍,我们了解到,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现有床位36张(其中6张为重症监护病房),配有先进的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机,高清蔡司显微镜及蛇牌全套开颅手术显微手术器械,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就诊环境优雅,中心有一支技术过硬、服务到位的医疗、护理团队。该中心也是皖北地区唯一能够开展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优秀团队。自开通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绿色通道以来,成功接诊、救治了大批脑血管病患者,有效缓解了脑血管疾病患者‘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看病贵’的问题。获得广大就诊患者高度好评。


治疗前


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