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诊人,加油!

发布日期:2020-08-03 浏览次数:1947

晨6:30,自然醒,洗漱、早饭,出发上班。

我是来自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的一名普通医生,这几乎是我每一天的开始,当然今天也毫无例外。来到科室时已有同事换上工作服开始忙碌起来,我也一如往常的匆匆换上白大褂,查看前一天收诊病人的检查结果。

32床低钾,看来得开点氯化钾口服;8床胸部ct提示有感染,今天得给他加点抗生素了;5床入院时少量脑出血,今天得安排复查CT;12床患者……

就在这时,听见江文婷护士长熟悉的声音,“请你直接把蛋糕送到五楼脑诊医生办公室就可以了,谢谢您!”。蛋糕?我低头打开手机看了下日期,上面显示着7月21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已经到了科室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日。

一时间,过往的回忆如走马灯般浮现在我的眼前。犹记得我刚走进科室的那一天,马修尧主任让我对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当时我还有些紧张:“大家好!我叫范鹏坤,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很荣幸能够来到这个科室,希望大家日后多多关照!”从此我便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正式成为了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个科室很温暖,每每遇到困难或者不懂的问题,前辈们都会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解决,渐渐的我与大家便熟悉了起来,并在与前辈们的闲谈中也了解到了科室的文化,也知道了科室建立之初的艰难与曲折。

因为当我加入科室的时候,科室已经走向正轨了,科室的运作也很成熟了,马主任及其他医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我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殊不知科室建立之初,仅仅只有3、4名医生,如今科室已发展壮大,现有医护人员40多位,即便如此,科室的工作量也依旧很大,常常忙到顾不上吃饭,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的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由于建科之初人员短缺所造成的很多项目无力开展等一系列问题也已得到解决,目前科室中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已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与推进当中,比如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动静脉畸形栓塞技术等,这些技术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术后恢复良好。我们科室发展至今年手术量约500台次,其中不乏III类、IV类手术。

经过我科医护人员们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在2020年4月份和5月份在全国卒中防治中心中综合实力排名中,分别获得第四、第五的优异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承载着多少脑诊人的辛勤汗水,但为了医疗事业的进步,为了患者的健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无论前面的路有多么艰辛,我们都将会一如既往地投身于抗击脑卒中的漫漫征程中。大力宣传脑卒中科普、防治知识,在中国卒中学会的带领下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合力推动卒中事业的发展,坚守在卒中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上,为皖北地区的人民带来福音。

撰稿人范鹏坤和脑诊团队

当然,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脑诊人夜以继日的付出与努力,由于科室收治患者的特殊性,科室中的每一名医护人员无论何时,只要接到电话就会毫不犹豫的放下手头的事情,把患者至上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脑诊人的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把一个个患者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看到他们转危为安的那一刻,那种喜悦、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感觉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已记不得曾有过多少个守护在生命垂危患者的床旁的那些日日夜夜;也记不得多少次走出手术室、导管室后迎来的那第一缕阳光……

思及此,我深深体会到了白衣天使的神圣,救死扶伤的价值所在!让生命之花不凋零,还家庭以圆满,还社会以安定,我愿伫立在风雨中为您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小范,查房了!”任超主任从座位上站起向我说道。“好的!”我答。

这依然是我繁忙而平凡的一天,更将会是我为之奋斗的每一天。也是所有脑诊人平凡的每一天,才汇成了脑诊创科至今的这不平凡的五年,以及未来的每一段时光……虽然每一天的工作周而复始又显枯燥无味,但是,若不在哪里留下折痕,岂不是辜负了岁月?

我热爱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热爱脑诊这个温暖的科室,如果说脑诊是一个大家庭,那么马修尧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江文婷护士长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大管家”,他们携带着刘彬、任超两位副主任和脑诊的兄弟姐妹们,披荆斩棘,风雨同舟,携手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忆往昔,我们越过每一个难关,我们趟过的每一处险滩;展望未来,我们一起拥抱下一个五年!

脑诊人,加油!。